無限極李惠森《我們大于我》:從“我”到“我們”
編者按
李惠森先生的新書《我們大于我》自1月上市以來,受到小伙伴們的熱烈歡迎。讓我們繼續(xù)閱讀書中精彩內容吧!
本期為大家精選的片段是《從“我”到“我們”》。
大多數(shù)人都從“我”的角度看問題,這是人的天性。我們是小孩子的時候,都是從單純的、個人的角度觀察事物,以滿足我們即刻的需求為中心。
這就是從個人角度出發(fā)的第一個視角 (first- person point of view),簡稱1P。
大部分人的行為都基于1P,從“我”的角度審時度勢。遇到問題時,滿腦子都是個人利益。如果我們能停下來思考一下整個情況,便會發(fā)現(xiàn)給我們帶來不滿和負面情緒的源頭恰好是1P。
我們會有何得失?
在人生的平衡等式中,很多人本能地假設,有人贏就必然有人輸。但其實生活并不是零和博弈,不一定非贏即輸,雙贏的例子比比皆是。如果雙方都做出一定的妥協(xié),反而能實現(xiàn)共贏。在這一過程中,無論你有沒有意識到,你都已經(jīng)在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了。
這就是從對方角度出發(fā)的第二個視角 (second- person point of view),簡稱2P。
外國有這樣一句諺語:“穿他人的鞋,走一英里路”(Walk a mile in someone’s shoes),意思是人要有同理心,懂得換位思考,這是邁向更高境界的第一步。要做到以他人為先,需要成熟的心智和足夠的歷練,而讓這成為一種自然習慣,則更具挑戰(zhàn)。
要從更廣闊的角度分析形勢,我們的眼光不應局限于當下,應采用“直升機思維”。
這就是從全局角度出發(fā)的第三個視角 ( third- person point of view),簡稱3P。
從更高的角度來考量所有影響全局的因素,能讓你跳出眼前的局限,找到讓大家都獲益的最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