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顏值經濟”為何如此火熱?
隨著諧音梗的流行,5月20日已經被看做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,對于大多數企業(yè)來說,520是一個拼創(chuàng)意的日子,更是與消費者建立親密聯系,搶抓借勢“顏值經濟”的好時機。
催生“顏值經濟”發(fā)展的因素
在如今這個互聯網盛行的時代,隨著消費場景、體驗和消費趨勢的變化,人和商品也會發(fā)生新的變化,并伴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轉變,“變美”逐漸成為部分消費者的生活必需。老話說得好:“愛美之心,人皆有之”,可事實上,并非人人都是天生麗質,當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與思想觀念的轉變產生碰撞時,不僅引發(fā)了一系列圍繞提升顏值的消費活動與商業(yè)行為,更催生了“顏值經濟”的興起 。隨著現在顏值產業(yè)鏈的不斷發(fā)展,各種新興消費觀念不斷涌現,“顏值經濟”的發(fā)展也越來越火熱。
何謂“顏值經濟”?
到底什么是“顏值經濟”呢?“顏值經濟”,顧名思義就是指,圍繞顏值而發(fā)展起來的消費產業(yè),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王水雄曾表示過,這一概念并未違背最基本的經濟學規(guī)律,從需求和供給關系看,在互聯網時代,圖片、視頻等數據信息能以非常便捷的方式傳遞,有大量的人愿意為獲取和觀看相關內容而付費,自然也就有人愿意生產和提供這些內容。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,他們對商品有了更高一層的要求,不僅要“有”還要“好”。他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改變了商品的多樣化,更帶動了整個社會消費需求的變化。
“顏值經濟”體現在何處
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美的追求,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圍繞著顏值發(fā)展起來的產業(yè),最開始,“顏值經濟”的主要范疇還停留在各種化妝品、護膚品、修圖軟件和美顏相機。不過近些年,伴隨著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滲透,明星網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,各種平臺上的“曬圖”頻率驟增,讓不少人增加了幾分關于顏值和衰老的焦慮。于是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真正愿意為了讓自己“變美”而付費,直接表現就是在日常護膚與彩妝支出的基礎上,增加了許多醫(yī)美項目的投入,如此一來,隨著消費需求日益增長,輕醫(yī)美也成為了一個朝陽產業(yè)。
不僅如此,各地也在積極搶抓“顏值經濟”的東風,推動顏值變產值。以山東為例,瞄準化妝品產業(yè)發(fā)展,山東提出“美妝山東”計劃,開拓顏值商品這條經濟發(fā)展新賽道。?山東平度從女性消費者青睞的假睫毛中,挖掘出了商機。假睫毛最初只有兩三種單一款式,而如今,平度生產的“太陽花”“嬰兒彎”“仙子毛”等日用款假睫毛各有特色。根據材質、長短、卷翹度、使用場景的不同,品種達上千個。目前,平度假睫毛產值已超百億元,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睫毛行業(yè)市場的風向標。
“顏值經濟”的受眾群體
“顏值經濟“的風向僅盛行在年輕群體中嗎?答案是否定的,隨著消費者對顏值的認知和追求不斷提高,顏值消費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,它突破了年齡和行業(yè)限制,解鎖出更多的消費人群和場景,例如,年近50歲的張女士熱衷于拍攝游客紀念照。去年國慶期間,她在河北秦皇島的阿那亞景區(qū)花400元購買了1小時的約拍服務。她將精選的數張照片發(fā)在朋友圈,滿意地表示:“拍出了隨行親友拍不出的專業(yè)效果,以后旅游還會找類似約拍。”由此可見,”顏值經濟“已經開始成為人們的日常消費,深度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。
海瀾之家基于此也做出了轉型,它將孵化黑鯨、OVV女裝、英氏童裝等品牌,打造定位不同人群的品牌矩陣,開始年輕化轉型,并與李小龍、黑貓警長等IP合作,努力將標簽由“男人的衣柜”改成“全家人的衣柜”。
“顏值經濟“與直播短視頻
伴隨著線下品牌店的低迷發(fā)展,再加上各種數字化轉型,“顏值經濟”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更加火爆起來,不少品牌商以互聯網媒介,通過達人種草、短視頻植入廣告、網紅直播推薦等方式,通過他們自身的流量,吸引來不少消費者。完美日記的崛起就是正好趕上了小紅書、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視頻化內容爆發(fā)的紅利。以“大牌平替”為賣點的完美日記迅速打開學生市場,通過小紅書種草,抖音帶貨,微博炒作,快手下沉,聘請趙露思、羅云熙等流量明星代言,與國家地理、大英博物館等IP跨界聯名,打造反重力唇釉、動物眼影等概念產品。通過一整套瘋狂營銷的“互聯網思維”打法,完美日記成為了美妝屆的一匹黑馬。
對于以后“顏值經濟”的發(fā)展將是如何,這一點是無法預測的,但毋庸置疑的是,它已然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新消費。
來源:新撰組
【特別聲明: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,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業(yè)用途,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,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將迅速處理,謝謝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