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傳銷頻繁翻新 終逃不過警方 “火眼金睛”
傳銷犯罪披上“虛擬貨幣”“金融投資人”“消費返利”等外衣,隱蔽性、迷惑性、欺騙性不斷增強。
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整合數據資源,堅持合成作戰(zhàn),嚴厲打擊網絡傳銷犯罪行為,3年來先后偵破以區(qū)塊鏈技術為幌子、以游戲項目為載體、以數字貨幣為媒介實施的網絡傳銷案49起,抓獲網絡傳銷犯罪嫌疑人419人,涉案總金額達70億余元,有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。
披上外衣由實轉虛
“網絡傳銷是傳統(tǒng)傳銷的升級版,其隱蔽性強、發(fā)展速度快,已經成為當前傳銷犯罪的主流形式?!毙熘菔泄簿纸泜芍ш牳敝ш犻L陳震介紹,隨著網絡技術的發(fā)展,與傳統(tǒng)傳銷相比,網絡傳銷犯罪形式從線下轉到線上,由實體轉向虛擬,呈現出犯罪手法智能化、骨干成員幕后化、涉案資金隱蔽化、傳銷活動虛擬化的特點。
“當前網絡傳銷犯罪科技含量很高,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,我們都不能說外行話,不然他們不會如實交代?!毙熘菔泄簿纸泜芍ш犚淮箨牬箨犻L劉忠亮說,網絡傳銷犯罪嫌疑人通過不斷開發(fā)升級網絡軟件吸引投資、發(fā)展下線,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。在某網絡傳銷案件偵辦中,犯罪嫌疑人雇傭計算機信息技術公司開發(fā)傳銷軟件,對一些專業(yè)性問題,軟件開發(fā)技術員還要向嫌疑人請教。
“只需要申請一個虛擬賬戶,涉案資金很難關聯?!毙熘菔泄簿纸泜芍ш牰箨牳贝箨犻L王斌說,犯罪嫌疑人利用比特幣、以太坊為代表的虛擬貨幣,其隱蔽性、高效率、低成本、全球化、難溯源的技術優(yōu)勢,隱蔽涉案資金。2021年,徐州市公安局在偵辦某特大網絡傳銷案時發(fā)現,犯罪嫌疑人利用虛擬貨幣匿名交易的特點收付涉案贓款,增加了公安機關在偵辦案件過程中追查資金、追繳贓款的難度。
網絡傳銷犯罪團伙骨干成員從臺前轉到幕后,同時經營著多個傳銷組織網絡,有的核心骨干成員隱匿在境外,通過不斷在國內培育代理人或“替身”的方式達到遠程遙控的目的。當一個傳銷組織網絡被打掉后,領導者立即變換新的傳銷方式,培育新的代理人對未被摧毀的網絡進行重啟或整合,迅速發(fā)展壯大犯罪網絡。
傳銷活動逐漸虛擬化成為網絡傳銷主要特點。犯罪嫌疑人利用“數字貨幣、區(qū)塊鏈技術、元宇宙、互聯網金融創(chuàng)新、加盟代理商、投資理財、積分返利”等社會熱門概念為自己披上一層光鮮的外衣,并以高額回報為誘餌,大肆開展網絡傳銷犯罪活動。據統(tǒng)計,徐州市公安局2021年偵辦的網絡傳銷案件中,僅以“炒幣”為噱頭的傳銷案件就占比高達80%。
斗智斗勇聯動作戰(zhàn)
網絡不是法外之地,對網絡傳銷違法犯罪“零容忍”。徐州市公安局堅持大數據制導、多警種合成作戰(zhàn),對發(fā)現的可疑線索逐條進行研判比對,通過分析傳銷網站、宣傳資料、社交平臺,對涉案資金流向進行梳理,搜集涉案信息,最終揪出隱于幕后的核心骨干人員。
2021年7月,徐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工作中發(fā)現,犯罪嫌疑人馬某以投資虛擬貨幣為噱頭,自創(chuàng)虛擬幣交易平臺,采用“拉人頭”、收門檻費的形式在網上層層發(fā)展會員,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。為了混淆層級關系,逃避法律制裁,馬某在平臺開設了近百個個人“馬甲”。
“這就需要網安、技偵等部門對數據進行比對研判,提供技術支持?!标愓鸾榻B,徐州市公安局抽調經偵、網安、技偵支隊等多部門骨干力量成立專案組開展線索研判,利用大數據優(yōu)勢開展合成偵查。經查,2017年至2021年,該平臺共記錄注冊賬號16萬余個,最大層級500余層,涉及全國20個省、直轄市,涉案總價值15億余元。目前,馬某已被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。
“除了用好大數據分析研判,在技術上壓制犯罪嫌疑人,在具體案件辦理中,我們還要時刻保持警惕?!标愓鹫f,一次他們發(fā)現網絡傳銷主要犯罪嫌疑人為組織年會,給自己和會員集中購買了機票,然而辦案民警并未發(fā)現該嫌疑人購買機票的記錄,這可讓抓捕小組犯了難。
“犯罪嫌疑人狡猾而又貪婪,我們根據犯罪嫌疑人個人特點,最終發(fā)現其為了省下機票錢,用給會員購買機票的積分兌換了個人機票。”陳震感慨,類似與嫌疑人斗智斗勇的故事還有很多。
2020年5月,徐州市公安局在工作中發(fā)現某網絡平臺打著股票交易理財的噱頭,引誘加入者投資并發(fā)展他人參加,會員眾多。為了進一步查清案情,辦案民警自己拿出幾千元在該平臺投資,跟著嫌疑人玩起了“炒股”。不出所料,幾個月下來,辦案民警的投資打了水漂,而該網絡傳銷的組織架構卻被摸得一清二楚。據了解,該案參與人員40余萬人,涉及江蘇、廣東、福建、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、河北等大部分省。經深入挖掘和連續(xù)奮戰(zhàn),成功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27名。
群防群控源頭打擊
“傳銷活動參與人投入的資金不受法律保護,因此在實際辦案當中對傳銷參與人員進行取證時,很多人不愿配合,對傳銷項目繼續(xù)發(fā)展挽回投資損失仍抱有幻想,甚至想著把‘雷’傳給下家以避免自身損失?!毙熘菔泄簿纸泜芍ш犞ш犻L王雙寶說,遏制網絡傳銷必須依靠群眾,做好群防群控工作,切實提高群眾的防范能力。
徐州市公安局將每年“5·15”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季作為有效防范網絡傳銷犯罪的重要途徑,采取案件剖析、民警講解、專家釋疑、受害人講述以及嫌疑人供述等方式,多角度揭露網絡傳銷犯罪手法,生動介紹防范識別知識,為打擊傳銷犯罪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(huán)境。
此外,徐州市公安局牽頭市場監(jiān)管等多部門,開展聯合網上整治“梳網清格”行動,充分利用“梳”和“清”兩種手段,對“拉人頭、團隊計酬、收取入門費”等利用互聯網形式的傳銷進行拉網式排查,將“連鎖經營”“直銷經營”“虛擬貨幣”“××區(qū)塊鏈、××原始股、××物聯網”等作為重點摸排對象,全面掌握傳銷活動線索,實現“打源頭、遏苗頭”,最大限度地擠壓網絡傳銷活動空間,徹底鏟除滋生傳銷犯罪的“土壤”。
“參與傳銷人員可能面臨的不只是財產損失,如發(fā)展三層級以上人員參與傳銷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,所涉?zhèn)麂N資金不受法律保護?!标愓鹛嵝褟V大群眾要樹立正確投資理念,增強風險防范意識,時刻牢記保持“三不碰”:凡是交加盟費、入門費的不碰(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(fā)展他人加入的資格);“拉人頭”的不碰(需要發(fā)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,并對發(fā)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(fā)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);按人頭抽成的不碰(以直接或間接發(fā)展人員的銷售業(yè)績?yōu)橐罁嬎銏蟪?。
來源:法治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