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枸杞第一股”上市有多難:大客戶獨占7成毛利涉嫌傳銷,經銷商關系混亂
當越來越多人加入“紅棗泡枸杞”的養(yǎng)生大軍之后,以枸杞和枸杞深加工產品為主業(yè)的沃福百瑞離A股又近了一步,8月21日,據(jù)深交所官網披露,沃福百瑞回復了創(chuàng)業(yè)板的審核問詢函,雖然沒趕上注冊制第一批,但正式上市也指日可待了。
此次公開發(fā)行沃福百瑞計劃募資3.88億,其中近9成都將被用于枸杞深加工產能的擴建,事實上,與同樣以單一原料產品為主業(yè)的好想你等公司相比,出口為主的沃福百瑞雖然發(fā)現(xiàn)了利潤率更高的枸杞汁等加工產品,但對于大客戶依賴、經銷商混亂等問題更為嚴重,而只靠擴建產能能解決問題嗎?
枸杞汁毛利率高達70%,
2成成本貢獻6毛利
由于枸杞種植屬性及栽培技術限制,目前國內形成“寧夏道地產區(qū)為核心,青海、甘肅、新疆、內蒙古為兩翼”的大枸杞種植區(qū),1998年沃福百瑞在寧夏成立,背靠枸杞原產地成為沃福百瑞發(fā)展的主要動力。
但總的來說,寧夏依然是國內枸杞產量最大的地區(qū),據(jù)中國產業(yè)網數(shù)據(jù),2018年全國有31%以上的枸杞都產自寧夏,不過隨著甘肅、青海等地枸杞產量的提升,寧夏枸杞的產量優(yōu)勢不再明顯。
2015年8月,沃福百瑞曾在新三板掛牌上市,不過僅一年后,2016年11月公司就停止掛牌,從當時的掛牌轉讓申請書來看,沃福百瑞7成以上收入都來自干果類,果汁類和其他深加工產品占比并不多,但此后受“大健康”戰(zhàn)略影響,沃福百瑞的開始發(fā)力利潤更高的果汁類產品。
目前,沃福百瑞的產品覆蓋枸杞干果、枸杞原汁、枸杞濃縮汁、枸杞果汁飲料、枸杞籽油、枸杞粉和枸杞多糖等枸杞和枸杞深加工產品,與此同時,2019年沃福百瑞的營收規(guī)模也增長至2.66億,歸母凈利潤也達到8841.16萬,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7.98%和117.11%。
凈利潤增速遠高于營收的主要原因是,相比于枸杞干果,枸杞濃縮汁、枸杞果汁等枸杞汁產品的增速更高,而枸杞汁又幾乎是公司所有產品中毛利率最高的種類,2019年末時,枸杞汁的營收占比增長至46.25%,而枸杞干果則跌落50%。
即使枸杞干果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10.7%上漲到2019年的30.93%,增加了近2倍,但枸杞汁的平均毛利率依然數(shù)倍高于枸杞干果,于是營收占比只有4成的枸杞汁卻貢獻了超過60%的毛利額。
而枸杞汁更高的毛利空間與其枸杞含量有很大關系,在枸杞干果和枸杞汁的直接成本中均有超過95%都是直接原材料,但對比來看,枸杞干果的營業(yè)成本占比達到70%左右,而枸杞汁只維持約22%,雖然沃福百瑞并沒有披露具體的枸杞含量。
正因為枸杞含量更低的枸杞汁所占收入份額不斷增加,在枸杞鮮果、枸杞干果采購價格分別上漲18%和17%時,對于沃福百瑞的業(yè)績影響并不算大,甚至公司毛利率水平還有更大幅度的提升。
8成營收來自海外,
大客戶獨占7成毛利
一直以來我國都是枸杞出口大國,雖然近年出口數(shù)量有所起伏,但2018年時我國枸杞出口量也高達1.2億噸,與行業(yè)形勢一致,沃福百瑞的產品也主要以出口為主,據(jù)寧夏商務廳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,2019年公司枸杞鮮果和枸杞汁出口金額分別占寧夏地區(qū)出口總金額的50.79%、92.29%。
就沃福百瑞本身來說,產品出口銷往美國、德國、法國、荷蘭、澳大利亞、英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(qū),2017年-2019年出口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73.59%、85.95%和87.83%,其中又以美洲為主,2019年公司61.87%營收來自美洲,22.59%營收來自澳洲,國內銷售占比進一步降至12.17%。
在報告期內,沃福百瑞前五名客戶占比從75.21%進一步增長至85.11%,而這主要還是由于外銷客戶越來越集中所致,同期內外銷客戶集中度從66.81%上升至83.64%,在平穩(wěn)合作了十余年后,僅短短兩年內,向第一大客戶YoungLiving銷售收入幾乎翻了一倍。
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報告期內來自第一大客戶YoungLiving的營收占比都不超過50%,但同期毛利貢獻度卻分別達到74.7%、68.78%和61.97%,不過,貓妹有點疑惑的是,一方面想YoungLiving的平均銷售價格由84.85元上升至86.3元,與其他公司的價格差距縮小至1.5%,那么金額翻倍、營收占比并沒有下降的第一大客戶毛利貢獻度又怎么會下降了近13%之多?
2019年沃福百瑞近84%的毛利都來自前兩大客戶美國YoungLiving、美國ABB&德國ABI,大客戶對于沃福百瑞的影響可見一斑。
而由于客戶過于集中,沃福百瑞除了按期供貨幾乎沒有什么話語權,2017年-2019年末時,沃福百瑞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2258.91萬、5697.3萬和9818.38萬,占當期營業(yè)收入比重分別為18.57%、30.62%和36.85%,而同時又有9成以上營收賬款賬齡在1年以內,換句話說,沃福百瑞對于客戶的回款政策越來越寬松了。
有意思的是,沃福百瑞第一大客戶YoungLiving是全球知名精油供應商,其銷售模式主要以會員直銷為主,并不設立實體門店,據(jù)《紅周刊》報道,YoungLiving曾被報道涉嫌傳銷,并出現(xiàn)在wiki百科英文網站“傳銷公司名單”的詞條下,而一旦大客戶需求有所減少,對沃福百瑞來說都會有極大的影響。
在創(chuàng)業(yè)板的審核問詢函中,深交所著重詢問了關于銷售退回導致的食品安全風險問題。原本作為產品銷售企業(yè)有產品退回是很正常的事情,退回商品進行二次銷售也是常理之中,但作為食品加工企業(yè),就難免讓人擔憂。
招股書顯示,2017年至2019年,由于未通過進口國有機產品檢測,沃福百瑞發(fā)生產品退回金額分別為276.56萬、120.95萬和429.54萬,占當年主營業(yè)務收入比分別為2.29%、0.66%和1.63%,只是做報廢處理的產品所占營收比重分別只有0.42%、0.02%和0.02%,更多的在深加工為枸杞汁、枸杞粉等產品后,再次進行銷售。
供應商、加工商、經銷商身份交疊混亂
不僅如此,沃福百瑞的枸杞供應商關系也極為混亂,由于枸杞在寧夏等地區(qū)的種植與經營模式,公司的供應商分為個人供應商和非個人供應商兩類,后者以合作社企業(yè)模式為主,而2017年時沃福百瑞枸杞干果的個人供應商占比還高達60%,2019年降至35.92%。
2018年之前枸杞鮮果全部采用個人供應商,至今委托收購依然為主要模式,而受委托方集中在潘太軍、潘太山、張偉和張治超四人中,其中潘太軍為公司董事長潘泰安之堂弟、總經理潘國祥之弟,而潘太山則為董事長、總經理之弟。
由于合作社專業(yè)化技術,采摘的枸杞品質更高、數(shù)量更多,2018年后,沃福百瑞開始大量向合作社進行采購,占比也增加至43.09%。
而另外兩名枸杞鮮果的個人供應商張偉、張治超是公司非關聯(lián)自然人,但卻分別在盛杞百源、瑞祥紅商貿等非個人供應商公司擔任股東,并且成立于2017年末的瑞祥紅卻成為沃福百瑞2019年國內第四大經銷商。
簡單來說就是,沃福百瑞委托張治超替公司采摘鮮果,再由張治超做股東的公司加工成干果,由公司經手之后再由張治超的公司將枸杞干果對外銷售,這種供應商、加工商和經銷商交疊的情況還有許多,其中風險不言而喻。
此外,2018年、2019年的第一大經銷商膳源百健也成立于2017年,隔年開始就“擠走”上年營收占比超過8%的大連五豐農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,成為第一大經銷商,而有意思的是,沃福百瑞的關聯(lián)自然人吳佩持有膳源百健20%股權。
而還有一家又是供應商又是客戶,還是競爭對手的寧夏杞鄉(xiāng)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,產品類目與沃福百瑞基本一致,雖然采購和銷售占比都不高,但也出現(xiàn)在沃福百瑞的客戶名單中,交疊關系甚為混亂。